山东人身高为什么这么高(山东人平均身高是多少)

山东人这几年因为身高排名全国第一,经常上热搜!为啥山东人那么高?

其实这个话题,对于我来说,作为胶东半岛的威海人,当然见怪不怪了,因为咱家的亲戚不用说1.80米以上的男性,就是广大妇女们,着实为山东人身高添砖加瓦了,1.70米以上的女孩也太多了吧!我们姐妹3个女儿,都在1.70米以上,更不提其他亲戚好几个,还有1.79的姑娘啊!所以说,“身高上热搜”这种事已经见怪不怪了。

咱接着来看看这组数据。网上有一张图超级火,网传山东男性平均身高为175.44cm,女性平均身高为169.45cm。如下图所示:

说说山东人为啥又高又壮

2020年国家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18-44岁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69.7厘米,中国女性平均身高158.0厘米。山东女性平均身高169.45cm,与全国男性平均身高169.7cm,已是相差无几了~男性同胞们,要加油啦,别让山东大女儿赶上啊!

但据齐鲁人才网2019年发布的山东职场数据,山东职场男性平均身高为175.36cm,女性平均身高为163.73cm。

我自己感觉这个数据比较靠谱,因为就算我家女性1.70以上的一大片,但总体平均身高达到1.69不太可能,平均值基本就在1.66左右。

不过现在的孩子们确实高啊,朋友的孩子从成都来威海山大念书,去做家教,被威海的初中生吓到了,1.80多的,又高又壮,她感觉自己就一小学生一样的存在啊!

那山东人为啥这么高?我就总结下威海人的基因和饮食结构吧!

第一个,人口基因来源。

我查了下我家很早的一本《威海市志》,可能因为版本太早,里面只谈了最早出现的记录姓氏,村落,移民,而没有人种起源这部分,估计后来修订的可能会有吧。后来,在威海政协主编的《威海人史话》找到了答案,此书也记录了威海市域内自新石器时代开启到至今的七千年历史光阴中,从土著到一代代移民到今天威海市283万人 ,及其域外游子的一份全新族谱。

说说山东人为啥又高又壮

海角嵎夷人

夏朝时称其东方民族为东夷。东夷包过高加索人等,聚居区为山东半岛,嵎夷聚居在现威海,是偏安海角的一个族群。七千年前,耕山牧海,向海而生。这是威海最早的先民。他们从哪里来?一种说法是内陆,一种说法是海漂。后来1107年,匈奴休屠王的大儿子王子金日磾的后裔,金氏和从氏迁居威海。1457年,明英宗被瓦刺人也先俘虏,朱祁镇复辟时,将护送他回来的一部分蒙古人留而不发,并加以封赏和安置,其中共九户, “每户给地五十亩、山一区,岁支廪给银二十八两”。阿兴原来住蒙古拉儿禅地面,到威海后便改姓为傅;马黑麻来威海后改姓为马;黑台则改姓为苏。这三支姓氏,其后代人口不多,多住在城内。九户蒙古旗人到威海落户,除上述三户已知改姓外,尚有曾木儿、牙的哥儿、阿力苦、哈三、阿木丹、别奚只等六户改何姓,待考。

《威海人史话》对境内47个民族,800多个姓氏的迁徙源头和迁徙路线进行了梳理。对其中较为典型的“大槐树”、“小云南”这两个影响较大的迁徙源地做了重点探索。“大槐树”为山西省洪洞县,“小云南”为云南省祥云县。这两个地方在胶东乃至整个山东省的移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自明朝始,山西省向山东省迁移人口十三次,约15万人左右,其显著特点是官方主导,群体迁移。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的移民,主要集居地在山东西部的兖州和聊城,迁入威海极个别。而遥远的云南却不惧千山万水一路奔来,同样依靠的是国家力量。大量迁入的人们,以屯垦戍边为主,由于军队成建制地迁入,营、屯、寨、所等富有军旅特色的村庄大量出现。其迁入人口占威海同期迁来人口的六分之一。

所以我们威海的祖先们真的是来自五湖四海,融合了各个民族的鲜血 ,在这坐美丽的城市,多民族交集、多文化激荡、多文明融合的轨迹造成了威海人品格的成因:勤劳质朴,诚信宽厚,豁达奔放,勇往直前。

总之,威海人传承了东夷人的身材高大。古东夷人有高加索人、通古斯人等种族血统,在上古人类迁移与华夏文化联姻并经漫长演变保留了身材高大等特征,后来又融入了蒙古,匈奴,各民族的血统,“高海拔”的基因一直在延续。

第二个原因,探究生活饮食习惯。

由于威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守山望水,这里海产品丰富,富含含钙量丰富的鱼虾等。另外,也种植含量丰富的大豆作为主食之一,来过威海的都知道,玉米豆面小饼配鱼锅 真是天下美味。小时候,奶奶炖一锅鱼,锅边可是贴满了玉米豆面饼子啊。

这是饮食方面的优势,身高当然会长得比较高,有外地网友表示,在山东,随时能感到自己的渺小。

因为,山东食物真的好吃!好大!别人种葱就是葱,他们种葱就是树。山东大馒头,大包子,大苹果,大葱,大鱼饺子,大白菜……大大大,总是和食物沾边就叫大。还有吃饭的大碗,外地人看着就是个盆的存在啊!记得我姨家三个儿子一起吃打卤面,都把我吓了一跳,家里五口人,桌上一人一个20分的大汤碗,那真是壮观了。前几天还看男方一小伙,1.84的大个子,吃早饭,吃了一碗稀饭,三个早餐包,正感叹自己到青岛来食欲大涨,转眼看邻座一大爷,吃10多个,直接2笼屉小包。山东人,真的不好意思再解释了。

我们单位食堂大包子,就发面的那种,一个基本一个半拳头,正常的基本3—4个,单位的大叔们吃8、9个的好几个。看着真的是一大盆,有点吓人,我作为土著看着也很怀疑山东人的大胃啊。记得20年前去青州那边,看他们吃饭就惊呆了,一大碗米饭就是打个牙祭,一人一手来个大馒头,完了几大碗稀饭下肚冲冲压压惊。

说说山东人为啥又高又壮

说到吃,闻名全国的胶东大馒头,那可是省级非遗物质文明啊!作为胶东土著,从小就一直吃的大铁锅整出来的大馒头长大的!

胶东大馒头现在造型众多,基本卖的都是呛面的硬的手撕馒头比较多,在我们威海,荣成乳山做呛面馒头的多,我们环翠区做的软面多。我奶奶每次做馒头,都是做的和棉花一样松软的,一按到底,松开手就会回弹回来,又松又软,特别的好吃。

做胶东大馒头是有几点注意的:

1、和面。现在基本是用的酵母,我自己用的是燕山牌的,醒发基本20分钟以内。适量的面粉,打个鸡蛋,酵母用温水化开,少量的白糖必不可少。最好提前买点肥肉用小火炼出猪大油,和面的时候加进来,这样蒸出来的面粉很散,很香,也有人用花生油代替,但蒸出来不如猪油松散。原料就是:面粉,一勺糖, 酵母,猪油,温水。注意不要一次放入过多水,防止和面太稀,手感合适就可以。

2,醒发。醒好的面基本是原来的2—3倍大。

3,揉面。准备好面粉铺在面板上。下一步就是揉啊揉。但这里要向大家重点介绍奶奶的揉面窍门,并不是累的要死的一直揉面,而是揉3次撕3次。注意这个重点,这个省的力气不是一点点了。就是把面揉成一团,然后再一块块扯下来,再揉成一团,再扯开,再揉,再扯,如此反复扯3次,再揉成光滑的面团就可以了。我们大家都知道,面越揉的多越好吃。

4,二次醒发。这一步很重要的,醒发好了基本就是你蒸出来的模样大小了。醒发时铺上面粉,防止面粘在竹盖上,用布或者保鲜膜盖一下。用手拿起来,原来的2倍大,变得很轻,就可以蒸了。

5,上蒸锅。馒头快醒发好了,就在锅里加水烧开,水要多加点,防止烧干。水开后才可以放馒头,笼屉布用水湿下扭干,把馒头放上去,盖上锅盖,大概三十分钟吧,就可以关火了。再等15分钟 出锅就大功告成啦。

说说山东人为啥又高又壮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你们现在常见的呛面大馒头。因为面有硬度,不变形,也是各种造型常用的方法。典型的像下面:

说说山东人为啥又高又壮

胶东的属相,寿桃等是呛面馒头做的

呛面馒头发面基本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揉面这个环节。揉面的时候,要把生面粉揉进去很多很多,把面揉到一定的硬度。经历相同的步骤做出来的。有时候做出来的馒头会从中间裂开成2半 ,笑口常开啊!

还有一种经常吃的杂面馒头。像我们就经常做的玉米面馒头,南瓜馒头,荞面馒头,红小豆馒头,大枣馒头(需要提前把枣核拿出来,打成枣泥),五谷杂粮都可以做。发面的时候基本是加1/3原料即可,2/3面粉,其他步骤相同。

大家有时间动手试试吧!好吃的山东大饽饽很好做!想想为啥我们这么高个,吃得好吃得多是硬道理啊!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